非洲聯誼會11月4、5日在南非南華寺召開,兩天的課程包含人間佛教、佛光會、布教示範、分組討論、生命的轉彎處等課程。

「發展佛光會的妙錦囊」由非洲副秘書長慧昉法師主持,劉招明、陳秋琴、周學文三位檀講師共同與談,希望大家多讀書,實現星雲大師「三好、四給」的精神,在「有佛法就有辦法」的正能量精神中,將佛法落實在會務與活動當中。

滿穆法師帶領「布教示範」,先進行課程的回顧與分享,思考因應當地的弘法狀況,再由4位會員分享大師的文章,如何透過機會培養福德因緣,在生活中增加品味道氣、增加善心說好話與人間情義,以及在面對困境時如何脫困,而這些正是無法用金錢買到的。

分組討論與綜合座談由3組主持人,帶領各小組討論執行方案,最後的結論包括以南非文翻譯大師著作來推動本土化工作、每個人都需要有信仰,而最重要的就是信仰人間佛教來精進信仰傳承、以十修歌落實生活環保。

佛光之夜熱鬧登場,各協會齊聚一堂精彩表演,由天龍隊「祈福千手鼓」熱鬧開場,有薩克斯風演奏、十修歌、Lemon Tree舞蹈、人間音緣點燈、排舞、佛光啦啦隊等節目,最後在貴賓與大眾合唱〈四海都有佛光人〉中圓滿,從中增加信心和歡喜。

「生命的轉彎處」從監獄弘法的經驗中,以「救一個人就是救一個家庭」的概念進入主題,探討人間佛教信仰對大家的影響與改變,從修福修慧中改變命運,並從中體會世間無常,在轉彎處如何安心?讓平凡的生命更多彩多姿。

「有你真好!」在5日的閉幕典禮中,依來法師以影片分享野雁的群體動力與毅力,希望大家體會「集體創作」精神的重要性。佛光人累積了許多能量,這些能量來自大家這兩天的投入,因為投入所以深入,因為付出所以傑出。勉勵大眾從奉獻服務中看到自己,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,超越自己,成就佛光人的弘法使命。

中壢圓光寺11月5日舉辦開山100週年慶典系列活動。

邀請到大陸福州湧泉寺普法大和尚、中國佛教會副理事長明光法師、伯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伯雄、立法委員吳志揚、圓光佛學院院長如悟法師一同出席,另有許多海內外諸山長老、長老尼、師長暨地方士紳等2千餘位出席盛會。

慶祝活動結合桃園市花採節一同辦理,別出心裁設計了「亙古栽情」植樹活動,藉由植樹傳承法雲一脈,希望在植樹百年後,後人再回到此地永續聖緣。

「圓光普照雲大千,慈悲喜捨利人天,法雲一脈雲來集,七眾弟子近百年。」圓光寺走過百年歷史,回顧從初期開山建設,到目前完整的建設過程,緬懷及感恩古德。

湧泉寺普法大和尚致詞指出,鼓山湧泉寺與圓光寺是一脈相傳,以教育為中心,以佛教傳統為依持,積極拓展弘法道路,開展海峽兩岸佛教交流活動,在建寺百年偉大時刻,獻上「圓光開展,法源常在」真心祝福。

吳伯雄以佛光山信徒總代表身分向圓光寺致意,並代表星雲大師致贈「佛」一筆字墨寶祝賀。他說,自己以最感恩和感動的心參與盛會,期望大家以正向的能量聚在一起,讓台灣的磁場變得更好,兩岸的對立變得和平。

吳伯雄指出,圓光寺在地方上的貢獻居功甚偉,星雲大師特別在〈人間福報〉寫了一篇文章,紀念與妙果老和尚的因緣。大師在自傳裡也提到當年對妙果老和尚非常尊敬,由衷感謝他的教導與訓練。

圓光寺住持性尚法師致謝詞,感謝諸山長老撥冗參加圓光寺開山百年紀念活動。他說,圓光寺在過去雖然遇到一些困難,但都因對佛法秉持著虔誠恭敬的信念,使得各項困難能迎刃而解,並獲得廣大信眾的護持。

亙古栽情植樹活動,邀請圓光寺退位方丈如悟法師、祖庭方丈普法大和尚與圓光寺現任方丈性尚法師,共同種植五葉松,一鏟湧泉傳燈,二鏟法雲同宗,三鏟圓光永教,象徵代代傳承,萬象更新,龍象輩出,法運昌隆。

性尚法師表示,五葉松屬常綠大喬木,代表圓光寺生生不息法脈相傳,「松」字由「木」與「公」組合而成,代表圓光寺累積無窮的精神,佛教未來能持續在台灣弘法利益眾生。

旗山禪淨中心於11月4日禮請都監院頭單書記慧屏法師主講「話說佛光山」。

從珍貴的歷史鏡頭與建築物景觀的布置,慧屏法師帶領與會大眾走向佛光山,屏息聆聽法師用流暢風趣說明照片中的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,大家更深刻體會佛光山是星雲大師用生命灌溉出來的人間淨土。

「時間」,「要勇敢」是星雲大師給慧屏法師的一句話。佛館道路上的指示牌「向前有路」,是車輛的指引與駕駛人的定心丸,也是人生的圭臬,大師指導佛弟子做一個要勇敢的行者。慧屏法師引用《佛光菜根談》「凡事只為自己想不會大,凡事只為別人想不會小」。「人間」,慧屏法師說明,大師與人相處的小故事中提醒大眾處處可修行。最後談到佛光山三寶山的故事,說到星雲大師與弟子們「三分師徒,七分道友」的情誼,希望大家要學習給人接受,生活中隨時接受因緣。引用星雲大師在「一筆字」開幕儀式的致辭「一般人都是師父提拔徒弟,我要感謝徒弟提拔成就我。」表示,大師「目中有人,心中有佛」是來自他心中的慈悲。並以大師最近常說的一句話「你要歡喜啊!」分享與會大眾。

旗山二會會長何柑惠分享,慧屏法師妙語如珠,把他在大師身邊得到的智慧法喜分享給大家,雖然無法親近大師,但透過講座也能學習大師生活中的修行智慧。就像佛光山的建築在早期沒經費,又要把最好的「給」信徒,就是因為大師的巧思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