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 Version

主題:智慧與創新
時間:二○二一年十月
地點:高雄佛光山
主講:心保和尚

各位佛光人,大家吉祥!

  正當全球飽受新冠肺炎(COVID-19)疫情侵襲的時候,謹以國際佛光會創會會長星雲大師在會員大眾之間倡議的「吉祥」問候,向世界各地的佛光人、佛光之友致上最衷心的慰問與祝福。大師說:「吉祥,就代表沒有災難,沒有災殃,一切都是美好的時刻,美好的因緣。」祈願疫情在人類全體的共同防治下,早日遠離,世界平安吉祥。

  自疫情爆發以來,人類的生活方式產生變化,產業運作面臨巨大衝擊,各行各業都在想方設法尋求永續發展的新契機,顯然地,「轉型」是一個化危機為轉機的方法,「創新」才是突破困難的動力。在人世間,不但個人要透過每日的反省來更新自己,脫胎換骨,每個領域也都需要具備創新的能力,才能跟上時代的脈動。因此,今年大會擬以大師一筆字「智慧創新」做為主題,期望佛光大眾秉持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,以佛法智慧做為創新的根底,創造各種好因好緣,尋得疫情下的出路,也為自己、為他人的未來開創嶄新的人生,為人間、為佛教做出更多的貢獻。茲以四點說明佛光人「智慧創新」的實踐方向。

 

一、佛法真理的還原

  大師一生倡導「人間佛教」,有人不解:「佛教就佛教,為什麼還要加個『人間』?」大師說:「人間佛教就是佛教」,佛陀的教化是「為了解決人間的問題」、「為了增加人間的幸福安樂」。所以,佛教是具有「人間性」的佛教,是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佛教。

可惜佛教在歷史流傳的過程中,受到時空環境等因素影響,許多佛法道理受到扭曲、誤解,背離了佛陀的原意,與人的生活脫節,失去了人間性,令一些有心想要學佛的人敬而遠之,已經學佛的人也不一定能把握到要領。因此,大師一生矢志於要對佛法做出新的解釋,俾使佛法真理還原,讓信徒大眾都能明白佛心佛意。一如他所說的:「我有一些新的解釋,不是創新佛教,也不是說標新立異,只是想宣揚佛陀的本懷,讓人容易了解佛法。」大師對佛法的新解,是本於對眾生的慈悲,為了幫助眾生與佛陀「示、教、利、喜」的本懷相應,並不是說在佛教之外又另立一個什麼佛教;佛教一樣是佛教,是以人為中心的人間佛教。

  從解釋「四大皆空」為「四大皆有」、「一麻一麥」為「一些麻、一些麥」;「人人皆有佛性」即「我是佛」;「無常」不是只有變壞,也能變好;「苦」是增上緣,不是真目的;「六度」是度人,也是自度;「皈依三寶」是民主,「受持五戒」是自由等等,大師以其慧解,或還原長年被謬解的佛法事實,或以現代語言給予佛法新的詮釋,在在都拉近了眾生和佛陀的距離,透露出人間佛教的特質──是智信的,不是迷信的;是正見的,不是邪見的;是光明的,不是恐怖的;是積極的,不是消極的;是反求諸己的,不是要求別人的;是善巧方便的,不是執著守舊的;是符合因果緣起的,不是違背因果法則的;是與普世價值融和的,不是絕俗離世的;是能給人實踐的,不是虛無縹緲的。

  佛教講「修行」,就是「修正行為」的意思,而行為的正確則有賴正確的觀念來引導。所以,正知正見對學佛修行很重要。如果一個人對佛法能有正確的認識,如理思惟法義,解行並重,就是修行。好比有的人以為「輪迴」是死後的事,其實輪迴就在現實的生活裡,面對人世間的是非好壞,遲遲不能忘懷,把昨天的煩惱帶到今天、帶到明天、後天,就是輪迴;反之,你能夠化解煩惱,當下脫離輪廻之苦,就是解脫。

  所謂「人身難得今已得,佛法難聞今已聞」,今生我們能夠做人已經不容易,再能親近佛教、聽聞佛法更不容易,期勉大家把握認識人間佛教的因緣,正確了解佛法的本意,適切地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。

  

二、弘法方式的多元

  人間佛教是以人為本的佛教,是能為人類帶來幸福安樂的佛教。大師一生洲際奔波,本著人間佛教「人要的」要旨,因應人心的需求不同,得度的因緣不同,以開放、包容的智慧,帶領佛光人以「佛光山四大宗旨」為起點,著手文化、教育、慈善、共修等佛法事業的開創,在弘法方式上不斷推陳出新,無非就是希望將幸福安樂布滿人間。

  一路走來,大師施設各種善巧方便,給予普羅大眾接觸佛教、認識佛教的因緣。舉凡順應一般人喜歡美好事物,而設立「佛光緣美術館」,提供藝術欣賞的空間;隨順人心想要上進、學習,成立「人間佛教讀書會」,開啟閱讀交流的平台;深知人心嚮往光明,從傳統寺院青燈古佛的肅穆,再添現代建築明亮寬廣的元素;知道人心需要平安,首創「春節平安燈法會」,每年創新特色,營造新年吉祥歡樂的氛圍;甚至,有的人歡喜護持好事,對於大師發起「我出錢,你治病」、「我買書,你讀書」、「我發心,你吃飯」、「我訂報,你看報」、「我出錢,你修行」的理念,踴躍響應,藉由佛教的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擴大結緣的對象。

  此外,大師將自身早年經歷的困難挫折,轉化成弘法利生的增上緣,也獲得各界人士的支持。例如:幼年貧困不得就學的經驗,啟發他推動「好苗子計畫」,幫助弱勢兒童、青少年升學;青少年時期打球的遭到開除,成就他體育弘法的願心,先後在佛光體系各級學校成立籃球隊、棒球隊、足球隊,並且組織青壯老幼一同參與啦啦隊,提升全民運動的風氣;初到台灣的衣食無著,激勵他往後建寺的「普門大開」,廣接來者;乃至於幾次的無緣加入中國佛教會為佛教效力,促成他今日創辦國際佛光會,走上國際弘法之路。

  雖然科技發展一日千里,但是人類煩惱的本質從古到今都是不變的,佛法終究是眾生身心的依靠。本之於「不忍眾生苦」的宏願,大師開創了各種弘法的新契機,期許我等佛光人也都能秉持大師「非佛不作」的理念,運用現代化的弘法方式,持續將佛法傳播出去,讓社會大眾對佛教生起好感,進而發心學佛。特別是在疫情期間,如何安頓人心、關懷世界是當務之急,感謝佛光人在全球危難之際,發揮「集體創作」的精神,突破萬千困難,將募集到的防疫物資送抵世界各地,為恐懼中的人們帶來一線希望;同時,設置線上祈福、修持、課程、展覽、聯誼、講習、讀書會、音樂比賽等平台,為浮動不安的人心注入一股安定的力量,這些,無不是佛光人拔苦予樂的慈心悲願。

  在日新月異的時代,科技的應用可以改變人類的生活,但是我們不能忘記,人的服務精神是永遠不能被取代的,弘揚佛法也是如此,儘管弘法方式不斷創新,接引眾生的暖度不能減少。所謂「善用其心,成就勝妙功德」,只要我們用心,每一項弘法事業、每一個弘法方式,都將是諸佛菩薩的示現說法。

 

三、身心環境的淨化

  好幾年前,我們聽到一個名詞,叫做「溫室效應」,知道地球出了一些毛病狀況;過不多久,又出現一個名詞,叫做「全球暖化」,全世界對關心地球這件事就愈來愈重視。

  在全球暖化帶來的危害當中,最明顯的當屬氣候變遷。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,近年來世界到處不是旱災,就是水澇,不是極熱,就是極冷,災難時有所聞,甚至因此導致的動物遷徙,增加了物種之間的病毒移動機會,使得傳染病發生的頻率增高,在近二十年間就爆發有SARS、H1N1、H7N9,以及從去年初至今仍未消除的COVID-19等嚴重傳染性疾病,對人類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。所以,保護地球是當今人類責無旁貸的義務,面對環保問題需要投入更多的因應對策。

  長期以來,佛光山、佛光會對環保議題相當關注,分布在全球五大洲的別分院道場,以及各佛光協會、分會,經常響應或發起環保運動,舉凡資源回收、淨灘、淨山、植樹、掃街、二手物品義賣等,以實際行動為減緩地球暖化盡一份力量。近年,為了擴大對環境保護的推廣和實踐,智慧創新,再發起「蔬食A計劃」,於全球各地推廣蔬食救地球,並於今年成立「綠色公益基金會」,將綠色環保設為專案執行計劃,展開「T-Earth植樹行動」,陸續在世界各地進行林地復育,為平衡生態貢獻力量,同時也邀請專家學者、企業家共同舉辦「綠色公益世界國際氣候論壇」,分享環保經驗,攜手朝向聯合國「淨零排放」(Net Zero Emissions)的目標努力,找回地球原有的生命活力。  

  自古以來,佛教就是一個重視自然生態的宗教,寺院多半座落在林木蓊鬱的山林裡。承襲祖師大德植樹造林,保護生態的風範,大師在世界五大洲興建的主要寺院,也都樹木圍繞,綠意盎然。事實上,早在佛光山開山之初,面對滿山遍野的麻竹、水土流失嚴重的荒地,大師即展開整地植栽,如今五十五年過去,小樹苗早已長成參天大樹,生氣蓬勃。甚至近十年間相繼興建的佛陀紀念館、藏經樓,大師不但每日前往工地巡視,更將關心周邊樹木移植、生長的情況,視為要務。

  國際佛光會創會三十年來,大師多次在世界大會主題演說的內容中,言及佛教對環保護生的重視,也曾以主題「自然與生命」,呼籲大家珍惜生命,與大自然合為一體;以「環保與心保」為題,直指「搶救地球,首重環保」,勉勵全球佛光人對唯一的地球做出更多的保護,同時指出保護外在環境,需要靠人類的自我覺醒,從心靈環保出發。假如人人都能淨化身口意,減少貪瞋痴,所謂「心淨國土淨」,外在環境的清淨將是指日可待。

  在這個世間,眾生是一體的,每一個人與這個世界都是有關係的,做為佛教徒當然也要關心這個世界,國際佛光會做為聯合國非政府組織成員,將持續對世界展開關懷行動,散播希望的種子,期盼世界愈來愈好。

 

四、信仰傳承的重視

  過去的佛教,給人留下青磬紅魚、早晚誦經的刻板印象,以為佛教就只有在寺院中、在殿堂裡,因此,一般人就算有心想要學佛,也都是規劃在年老退休之後。但是現在的佛教不一樣,在大師推動的「人間佛教」之下,佛教走入家庭、走入社會、走入各行各業裡,佛法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能受用。所以,今日大家有緣信仰人間佛教,對自己的選擇要有信心,有信心就會有力量。

  或許有的人會說:「參加佛光會,活動這麼多,工作這麼忙碌,會有時間修行,提升信仰的層次嗎?」事實上,人間佛教是在大眾中、在服務中修行,而佛光山、佛光會是一個教團、一個團體,正是行佛的大平台、修行的大道場,有助於我們淬鍊人生更高的智慧,實現人生的價值。誠如大師在佛光會成立之初提出的「佛光會員的展望」,第一條就是「為自己留下信仰」,希望每一位佛光人都能把握這一生信仰人間佛教的因緣,透過各項佛光事業、弘法活動、法會共修的參與,在大眾中認識自己,改變自己,昇華自己。

  學佛是生命中最好的投資,是人世間一本萬利的好事,假如大家能夠進一步將信仰推展到家庭,傳承給下一代,必然會為家庭留下長遠的貢獻。因此,國際佛光會自創會以來,大師即一再鼓勵會員大眾在參加會務活動時,夫婦偕同出席,一起成長,同時也勉勵大家以建立現代佛化家庭「佛光人家」為目標,讓世世代代的子孫都能成為佛教護法,講道德、明因果,以佛法做為生活的指南。近幾年,佛光會為了在會員之間推動大師「三好運動」的理念,再提出「佛光三好人家」的構想,也獲得全世界佛光人的積極響應,號召全家,甚至一家三代共同奉行「三好」,可謂都是信仰傳承的典範。

  在「佛光人家」、「佛光三好人家」的建立之外,大師更期許所有會員,對人的關懷不只局限於一個家庭,可以再擴大,把學佛的法喜傳遞給街坊鄰居,接引社區居民參與佛光會舉辦的活動,或者擔任義工,服務社會,讓鄰里中大大小小都能法雨均霑,營造一個互助友善的「佛光社區」。

佛光會員的進展,從自己成為「佛光會員」,再讓家庭成為「佛光人家」,進而成就「佛光社區」,共創「人間淨土」,這是大師續佛慧命的智慧創新,希望全球佛光人共同努力,邁向佛光會創會的目標──佛光普照三千界,法水長流五大洲。

 

  綜合以上所述,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,大至每一種行業,小至每一個個人,都需要具備「智慧創新」的能力,才能跟上世界迅速發展的腳步。佛教的弘揚也是如此,唯有「智慧創新」,與時俱進,才能順應大眾的需要。因此,國際佛光會成立三十年來,回顧過去,「智慧創新」一直是會務發展的動力;展望未來,「智慧創新」也必然還是會務成長的指引。

  各位佛光人!在全球疫情嚴峻的時刻,雖然人與人之間空間的距離變大了,但是我們擁有共同的信仰,有大師推動的人間佛教做為依靠,相信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是更近了。面對器世間發生的災難,希望大家全力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,團結一心,「互助關懷,避免驚慌失措;彼此鼓勵,增加信心無畏」。祝福大家六時吉祥!